被称为「最后的江南秘境」,松阳自有它的道理。
1800多年的人文历史,别处也有;青山绿水的桃源胜地,在中国不算稀缺资源;唯独,古村老屋,是松阳最具魅力的独家配方。
中国乡村的原生美学在这里悄然舒展,「古典中国的县域样本」 有了实体。看过飞茑集和陈家铺相互成就的故事,很多文旅人都忍不住发问:
这样的古村,还有吗?
展开剩余94%这样的古村落,松阳还有很多。
宿集营造社
,赞
2509
点击跳转
被誉为「华东地区古村落宝库」的松阳,拥有数量众多且保存极为完好的传统村落——
高山阶梯式的杨家堂村,山林云海、梯台乡舍、夯土青瓦,古民居沿山势层层排列,被誉为 「江南的布达拉宫」;
傍水而居的松庄村,潺潺溪水穿村而过,百年古桥横亘其上,溪岸民居满是烟火气,推门便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桃源生活;
还有坐落于海拔 850 余米悬崖峭壁上的陈家铺村,形成独特的 「崖居」 奇观,在此,云卷云舒不再是难得一见的奇遇,而是每日清晨推开窗就能邂逅的温柔日常......
以上图依次为杨家堂村、松庄村、陈家铺村
形态各异的古村落,为不同风格的民宿提供了天然的创作灵感与基调。
近年来,松阳通过 「老屋 + 民宿」 的模式,成功吸引了一批如飞茑集、大乐之野、过云山居、云端觅境、桃野、鸣珂里、云上平田、云夕MO+等知名民宿品牌入驻。这些民宿凭借独特的设计、优质的服务,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与良好口碑,成为业界标杆与火热打卡地,吸引了大量旅客前来体验。
对于旅宿从业者而言,对民宿的每一次选址,关乎品牌的发展与未来。
松阳古村落凭借其稀缺的古村资源、深厚的文化底蕴、契合市场需求的特质、良好的政策环境以及成功案例的示范与产业集聚优势,在民宿选址中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优势。
因为数量众多,分布散落,松阳古村落,究竟哪些更适合文旅产品?哪些风貌更胜一筹?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谜。
就在「2025松阳古村民宿大会」上,松阳官宣了「十大民宿选址地」。受邀而来的全国头部旅宿品牌创始人们,第一时间走访了名单上的古村。
这些兼具自然禀赋与人文厚度的理想之地,如未经雕琢的璞玉,不仅为住宿空间提供物理载体,为当代旅居美学注入 「松阳叙事」,也为乡村民宿的未来形态预留了多元的想象空间与实践可能。
四都乡境内山峦叠翠,平均海拔700余米,全年200多天云雾天气,有西坑、陈家铺、平田、塘后、汤城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,森林覆盖率达91.19%,PM2.5接近于零,空气质量优良。立足国家传统村落的集群优势,依托高山云谷的生态资源禀赋优势,全乡积极推进高山特色农业发展,形成民宿产业集群,成为浙江省AAAAA景区乡镇。
汤城位于松阳、武义交界处,距松阳县城24公里。其美在隐在静,村内保持了完整的村庄风貌格局,传统建筑群集中修建于清代中后期,有极强的地域特色。民居沿小溪布局,漫步村中能感受到的皆是岁月静好。
它是浙江省首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地块,可进行整村开发。商业用地,在创造规模优势的同时提升企业融资能力,占地面积为10.77亩。另外,有耕地100亩可租赁。
横岗村坐落于省AAA级景区乡竹源乡,这里自然奇观荟萃,「竹源峡」 瀑布群似白练垂天,飞珠溅玉;潘殿源瀑布藏于密林,奏响自然乐章;东岭蝙蝠洞神秘莫测,引人遐想。
其中「竹源峡」被列入首批「浙江绿谷·十大峡谷」。千亩竹海在此舒展,恰似将 「竹山有阁千秋画,溪水无弦万古琴」 的诗意,化作了触手可及的山水画卷。
村内还有传统民居、祠堂、庙宇、廊桥等古建筑,廊桥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,并有一棵700多年的鈎栗古树。现存的140幢老屋集中修建于清朝晚期,摆祭、舞龙灯、编竹篾等珍贵的非遗文化,在横岗村依旧完好留存,延续着乡村的文脉与灵魂。
村内现有70余幢房屋可供利用,占地面积约20000平方米,产权全部属于村集体,适合打造以康养为主题的整村民宿综合体项目。
樟溪乡位于松古平原腹地,松阳西北部,距县城11千米,龙丽高速公路、江南公路贯穿而过,东邻古市镇,南接斋坛乡,西与新兴镇相连,北与赤寿乡相接。樟溪乡有田园诗意的红糖工坊、水美秀丽的力溪湖,人文与自然风光兼具。
其中黄田自然村,素有「黄田山观日,松阳瞭望台」之称。海拔600余米,四季分明,年均气温17℃,天气晴朗时能望至松古平原和松阳县城,自然生态环境佳。村民擅长制香,手工制香传统工艺被列入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,鼎盛时期,全村家家户户都做香,赶集时大家一起挑着下山去卖,制香收入成为村民生活的主要来源。适合发展徒步、露营、观云、研学、餐饮等业态。
村内有10幢房屋可供利用,占地面积1250平米。适合植入研学、露营、徒步、观云、餐饮等新型农文旅业态。
三都乡是AAA景区乡镇,距县城15公里,海拔640米,呈典型的「九山半水半分田」的山区布局,全乡域都是国家级传统村落,人文历史悠久,春染桃李、夏藏云海、秋叠稻浪、冬映雪峰的四季景致优美,与明清古建群共绘「最后的江南秘境」。
黄岭根村始建于南宋年间,沿吾赤溪两旁依山就势而建,是一个典型的高山阶梯式古村落。民居、书院、宗祠、庙宇香火堂、古桥、古道、古河等文物留存至今,清代民居30余幢。
村庄群山环绕,古木参天,有500多棵百年以上的古木,森林覆盖率达90%;村落周围自然环境景观、梯田、溪流与建筑相依相存,形成的空间形态风貌完整古朴,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;且村内古道体系发达,有国家登山健身步道,可通松阳、宣平、丽水三地,便于出行。
现村内共有20幢房屋可利用,已通过「拯救老屋」行动,投入500余万元修缮传统建筑14幢(全部为村集体所有或租赁)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。同时,黄岭根村还有耕地139亩,林地4079亩,高山蔬菜367亩,村集体拥有10余亩田地,可用作农耕体验或者农业开发。
玉岩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,西竹玉公路通车后距县城25公里。这里有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、古树群、「国保」普济桥,还有国家级非遗松阳高腔,更有何山头等极具特色的国家级传统村落,自然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。
何山头村位于玉岩镇东5公里,海拔650米,松阳经竹源通玉岩、龙泉的古道穿村而过,且保存完好。这里自然景观、生态环境优美,动植物资源丰富,拥有百年以上树龄香榧树360多棵,还发现全球珍稀树种「长序榆」和野花「艳红鹿子百合」。
村内现存清代传统建筑群,占地8公顷,占全村面积99%,建筑种类丰富,涵盖民居、客栈、吊脚楼、祠堂、庙宇、谷仓等。其建筑造型结构多采用浙南典型的三合院、一字屋、四合院等,造型美观,建筑风貌协调统一,具典型浙南山区特色。
目前,村内有20余幢民居适合改造成民宿。松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上库区位于该村附近,未来将拟建设四A级景区,对何山头村改造发展提供交通便利和旅游优势。
板桥畲族乡是松阳县唯一的少数民族乡,是全省18个少数民族乡镇之一。
作为松阳的东大门,莲都老竹交界,寅口古村坐拥一片平整开阔的农田,板桥溪在寅口古村外缓缓流过,村落内房屋分布错落有致,闹中取静。
其中还有千年古刹——崇觉寺,始建于北宋初期,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,2021年,崇觉寺由杭州灵隐寺投资1.5亿元全额投资改建,预计2026年底开光运营。同时开发了崇觉罗汉茶作为庙供香茶。
优良的自然山水和生态环境孕育了极为丰富、品质极高的中草药资源,寅口村民巧妙将药膳、药茶运用到餐桌杯碟中,畲医药展示馆、桐榔医馆、药膳馆、同心书屋等公共空间已常态开放共享。
目前村内建成的非遗馆、同心书屋和畲医药展示馆,可供团队整体运营。正在谋划建设停车场、民宿等相关配套设施,其余还有古建、民居等共5处约1000平米可开发招商(租赁)。
作为AAAA级景区镇、浙西南最大的客家文化聚集地,横樟村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相得益彰。
横樟村是包拯后裔聚居地,是国家级传统村落、省级历史文化名村。自处「群山环抱、二水贯流,九龙聚珠、三星拱祠」,横樟源溪和东坑溪穿村而过,增添了灵秀之气,周边群山环绕,自然风光十分优美。
村内有众多文物古迹,如建于清代的包氏宗祠,建筑风格古朴典雅,雕刻精美;还有清代末期古店铺、元末的松龙古道穿村而过。目前村内旅游资源有油茶工坊、廉政文化展馆、中医药展示馆、包氏宗祠以及正在建设半山民宿用于接待和住宿。
现村内五栋村集体闲置房屋均修缮完成。油茶工坊,占地面积300㎡、建筑面积200㎡,以传统油茶加工为基底,建筑空间设计充满仪式感,可作为研学、休闲空间。禅茶工坊,建筑面积300平方米,简装、适合餐饮、休闲空间等。东弄37号、下村弄22号、北栋2号,三栋传统建筑,已通过「拯救老屋」行动完成修缮,总占地面积460平方米、硬件基础完善,可进行开发利用。
新兴镇是浙江省第二批特色小镇——茶香小镇的主建设地,先后被评为浙西南第一茶镇、国家级生态乡镇、全国环境优美乡镇、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。
内孟村是省级文明村,孟子后裔聚居地,位于松阳县新兴镇西北部,距离新兴镇政府3.7公里四面环山,环境优美,孟子文化源远流长。
内孟村旧称「黉源」,意为学问之源、知识之源。孟世醴十分欣赏此名,卜居在此,后改村名为「内孟」,并借用「黉源」为堂号,意为延绵孟子道德文化之源。内孟村充分挖掘当地的产业特色资源、自然风景资源、历史人文资源、乡村民俗资源等,打造生态宜居、产业兴旺、乡风文明的人文内孟。
内孟村现有结合城市书房融合孟子传统文化打造的「黉源书屋」,内有藏书5000余册,设备齐全。内孟村水上资源丰富,整个村庄与周围的山水融为一体,可开发水上娱乐项目。此外,村口有8亩左右的可开发农田,可配套村内民宿开发亲子农学项目。
赤寿乡位于松阳县西北部,距离县城14.9千米,距离松阳县火车站15分钟车程。S222省道穿乡而过,交通便利,松阴溪斜贯全境,地理位置优越。有多元的人口结构,有多元的交流地域,有多元的生活环境,有多元的产业模式,有多元的文化底蕴。
赤岸村是赤寿乡政府所在地,因地处赤溪之岸边,取名赤岸。与溧宁高速遂昌东出口、古市互通出口分别相距约9公里、5公里,与在建义龙庆高速松阳西出口约10公里。
赤岸村历史悠久,是中国传统村落、浙江省「一村万树」示范村、省级民主法治村和丽水市红色示范村。现存的传统建筑(群)中,所反映的造型、结构、材料、装修装饰等风貌,具有明清时代浙西南典型的农耕特色。村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是修建于元朝初年的吴家祠堂,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,曾在抗日战争时期作为浙江省第二保育院担任「红色掩护所」任务。周化南故居、吴寅故居等在其传统村落核心区内。
现有50余幢房屋可供出租和利用,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,大部分产权为村集体所有。「三槐居」将建设「周克希文学馆」,林芳香等老屋已完成基础修缮,可作为其他专题馆进行活化展陈。赤岸村是「三治一提升」工作重点村,通过「连片拆、连片建、沿线整」,将有更多的公共空间可供打造利用。
象溪镇地处浙西南、瓯江上游、松阳县腹地,距衢宁铁路松阳站24公里,距丽水机场仅40公里,龙丽高速、637国道纵贯全境,并有高速出入口1座。象溪镇拥有「滨水古商埠」雅溪口村、「朱熹讲学地」南州村、「东大门」靖居包村等国家传统村落和省历史文化村落,历史建筑星罗棋布。
靖居包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,古称蓉川,此村一直以来重视书香文化,有联上书「靖以献无忘靖境,居以安自求居义」。先人包景贤创办「蓉川书院」,聘请元代名儒王文焕执鞭训课。据光绪版《处州府志》及民国版《松阳县志》记载,靖居包村仅明清两朝就有13位五品以上的朝廷命官。
现有50多幢明清风格的古民居群,因古时是发达的商埠,至今仍保留着旅馆、南货店、理发店等老店铺。许多保存尚好的传统建筑鳞次栉比,或墙体毗连,戓邻里相隔,连片成群。另外,村内有6幢房屋可供招商,占地1000平方米。
能够托举起下一个爆款民宿的,从来不是设计、不是运营,而是选址。
随着松阳的关注度持续走高,民宿品牌矩阵加速向松阳汇聚,以 「古村活化 + 业态共生」 模式,将重新定义乡村文旅的发展范式。
这些散落在云端深处的古村落,融合了松阳的山水、历史、人文,为旅宿、康养、文创提供了理想沃土,越来越多业态功能完善、聚落形态饱满的山居桃源走到了大众视野中。
松阳,正在成为下一个全国乡村文旅的 「现象级」 样本。
图源:王宁、大米、松阳文旅
发布于:浙江省